胤礽笑道:“隻是孤在此空口高談闊論,恐怕難以說服大人們,可若是有事實依據能證明弘揚外學利于大清發展,這才做到了‘事實勝于雄辯’。隻是不知禮部與戶部的大人,最近可有新的進展?”
禮部尚書沙澄上前一步說道:“主客清吏司中迎接了一批往返于荷蘭與大清的使臣,受荷蘭使臣進貢,得到荷斯坦牛二百頭。此名為‘荷斯坦’的牛産牛乳量驚人,可與大清本土牛進行配種選育。此外,太子殿下談下來的可可樹亦已經由沿海到達福建。”
“衆國之間對大清藥材的求購數目驟然增加,外洋人願以高價購入大清藥材,其中涉及數額巨大,醫部不能擅自做主,已将此事上達天聽,等候皇上裁決。”
“西班牙與葡萄牙分别擁有自己的航線,比其他國家更早帶來他們國家的國書,法蘭西亦如是。”
“火器營與科學研究院所研制的子母炮已有了新成果,比之葡萄牙進貢上來的更有準頭,射程亦更遠。”
“南洋海軍在巡邏時擊退了數艘打劫大清商船的海寇!”
“皇上,各國往來商船皆有私兵護送,或有雇傭兵為保,而大清海商面臨尴尬境地,無自保治之力,卻财富驚人,如今已有數艘商船遇難消息傳來,福建總督姚啟聖派遣八百裡加急前來上奏,肯定皇上準許大清海軍于南邊海洋護送商船,宣大清國于南海之權,震退宵小!”
不知不覺,朝政議論的話題逐漸從彈劾研究所、壓抑外學直接跨越到了别處。
如此種種,皆與外學相關,若無外學作基礎,則許多事情都不能順利開展。
而擺在衆臣眼前的,是國庫上漲的數字,是周邊國家對大清的崇拜向往,是越來越多從洋外來的“好東西”逐一成為京城“潮流”。
席柱沒料到太子三言兩句,竟得許多人附和配合。
“席大人您下雨天穿的雨靴,可就是外洋傳來的橡膠樹所制呢!”
也許是自知無法繼續下去,席柱選擇了知難而退,躬身承認自己所思淺薄,而後退回自己之列。
下朝會後,胤礽悉心教導胤祉:“發展外學,已在不知不覺間成為大勢所趨,因解除海禁而起,有成立海軍做引,一切都順理成章。要堵住人的嘴,唯有顯而易見的好處,明晃晃的利益,方能令人折服。而孤所做的,就是将這些好處都挂在他們眼前,就像是在小毛驢前邊挂一根胡蘿蔔,讓他們為了将它吃到嘴裡,主動地行動起來。”
胤祉點點頭:“嗯嗯!二哥我知道了。”
沒過多久,康熙即将北巡之事傳入了胤礽耳中。
帝王将太子招緻身邊,殷殷囑咐:“朕此番北巡,是為布置北邊邊境軍務,此去最遠将到達吉林,京城公務,還需保成配合朕監國。”
胤礽知道,開戰的時候到了。
“要打個全盛之仗,最好将敵人都趕出尼布楚,趕到貝加爾湖那邊!”胤礽這一回可沒有再逃避代替汗阿瑪監國之事。
有些事一回生二回熟,他上次監國做熟練了,這回一點都不慌,甚至還有些期待戰事的後續。
康熙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你真的打算讓各國人參與到此次大戰之中?”
“汗阿瑪應該知道為何路易十四的太陽王名聲那麼響亮,”胤礽認真道:“光咱們自己吹噓咱們有強大的軍隊,那不作數,唯有令人親眼見到了,流傳出去了,才是真正公認的強大。”
“路易十四靠着法荷之戰大獲全勝于西方獲得太陽王之美譽,從此确立法蘭西在西方各國之中的地位,而今汗阿瑪亦可以與沙皇俄國之間的戰争,令人親眼看到大清的實力。”
“倒時候,外洋人就都充滿贊頌地叫您一句‘康熙皇帝’。”
康熙是汗阿瑪繼位後的年号,胤礽知道,汗阿瑪非常喜歡“康熙”二字的含義。
萬民康樂安甯,天下興盛!
帝王笑了起來:“你倒是至今還對太陽王惦記在心。”
胤礽眨眨眼:“路易十四派人送來國書了,說是與您神交已久,希望與汗阿瑪交‘靈魂知己’,與您成就友誼好事,望兩國之友誼天長地久。”
“他邀請朕去凡爾賽宮,朕還要邀請他來京城呢!”
胤礽唏噓道:“想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您是一國之君,怎麼能随随便便去國外呢,就算是去,那也必定是大場面。”
“再大的場面,也沒有朕親自走一趟的道理。”
胤礽挺了挺胸:“那您可以派遣您親愛的太子去走一趟呀!”
康熙抓起一卷紙就往他這兒一丢:“此事,你想都不要想!”
胤礽接過這紙,遺憾于自己的試探未能成功,不過也沒事,他已經給汗阿瑪敲過警鐘啦!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綜同人)[綜]下蛋是門哲學+番外 驚鴻一掠十年燈+番外 心語 豪門千金不想繼承财産[穿書] 宿罪 熾風 在下來此尋仙人 海賊:這個槍手有點猛 荊棘 偏執沉迷 偏執寵愛 (綜漫同人)BE後,攻略對象們重生了 從萬人敵到萬人迷[快穿] 我被騙到緬北的那些年 為父指南+番外 青蝶會 穿越1965 海賊:大媽百億懸賞通緝我 穿書後假千金她A翻天 (風聲同人)[玉夢]玉壺春+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