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一奏書一上,在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變流民為廂兵是太祖最為自豪的政策,在宋照綿延的統治歲月裡,的确也是受益于此政策,故而幾乎不曾發生因天災而起的大規模民亂。
但是可能是宋太祖并未想到在他趙家的統治下,宋朝竟會災禍不斷,以至于這條收攏民心之策,變成了國家的沉重負擔。
但是無論如何,如果趙祯要動此,多少讓人有些忌諱,但是這一次,武将沒聲音——因為廂兵和他們沒什麼關系。文官沒意見——削軍什麼的簡直不能更棒哦!
待到天聖五年秋,一道旨意轟炸了整個大宋兵籍。
目前暫定将廂兵的終身制改為了允許退伍制,旁的兵種暫且不動。
退伍的民額根據當地的民戶能夠承載的數量而定,靈活調動,但一州限定一年不可超兩百人。
且在退伍前,這些廂兵需要接受簡易司法教育,需通過考試者方可入流民籍,由官方提供錢糧送回原籍,一年後,方可再入民籍。兵籍和民籍不同,長期的行伍生活很有可能給一個大頭兵帶來滿身戾氣,更有可能帶來一眼不和就動手的習慣,必須讓他們知道如果回歸民籍,這些習慣會給他們帶來何種結果。
而同時,還要預防禁軍、邊軍有人動這條路子退役的想法,大宋有兩百多個州,若是隻出不進,一年便可削兵為民約莫四萬人。對于宋國龐大的軍隊數量來說,這亦是不小的數字。
但是考慮到并不是所有的廂兵都願意重歸民籍的,尤其是對于那些匪類入廂兵的人來說。所以倒也不用擔心廂兵當真走完了該如何處理,且根據夏安然的記憶所得,大宋每年的災難并不少,重入兵籍的人想來也不少。
有如此措施,隻是為了讓那些因災荒無奈而入軍籍的兵士們能夠重歸農民的身份。
這條律令再貼在個政府的布告欄上的時候,當地的衙役便有不少人在心中暗忖:這做廂兵的多風光,那些個落草為寇的人就想着求着來做廂兵呢,哪兒就有人會願意回去了,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布告剛貼出的當天,并有不少兵士前來咨詢。
而等到這一年秋,全國廂兵有兩成表示願意回歸民籍,這些大部分都是因各種災禍事故而被收編的農戶。
這樣的龐大人員數量遠遠超出了衆人的預料,各地的州縣無法接納如此龐大數量的軍戶,但是人心已動,若是将之攔回大半也容易引起軍漢們的不滿。
朝廷當即派了不少官吏前去地方了解情況,最後隻拿出了一條不是辦法的辦法,優先放歸有氏族的軍漢。
有家族的回歸家族,若無族系的可以和兄弟共同租用一塊地,剩下的人要麼選擇再等一年,平日表現優異者先離,也可以走另一條路——支援西邊。
若是願意前去宋國的西部生活開墾的人,可以免租,如果願意去咱們宋國的租界區開墾田地的,非但可以免租免稅五年,官方還贈送一人一頭牛,還包地包房。
安全?安全是不用擔心的,那塊地方是咱們送過自己的地盤,黨項就是咱們的屬國啊,那兒可不是就是咱們的底盤嗎,也就是咱們宋國仁慈,還和屬國談什麼租借。
戰亂?嘿呀曹将軍在那兒駐紮呢,您怕個啥?曹将軍啊,戰無不勝從來沒打過敗仗的曹将軍嘿!
西北沒水?思想落伍了吧!
咱們租借的地方有好幾條河呢,都有河怎麼會沒水?隻不過是西北那兒的原着們懶得開墾,您知道苜宿草不?對啊那兒長成一片呢,哎呀您也知道苜宿草肥田吧?對啦,您想想那地得有多肥。
一個有些心動的單身兵戶竊竊問道“既然這地方特别好,那為什麼那會沒人?”
“哎呀,你們搞錯了,那裡不是沒有人,是沒有聰明人,”那小吏捶胸頓足,一臉痛心疾首“那兒的本地人都不會耕地,他們以畜牧為生,好好的土地就在那放着,硬是不耕你說急不急人,所以官府才想着辦法讓我們找一些耕地的老把式去幫幫他們。”
“真哒?”
“真的!您看我真誠的眼睛”
……好叭。
這位兵漢和邊上的哥們交換了一個眼神,二人猶猶豫豫得填了個申請表,那表立刻就被小吏塞到了小盒子裡頭放好,然後小吏熱情得拉住了這二位的手說道“您就等通知吧,悄咪咪得告訴你們,官家之前說可能會親自為你們餞行哦!”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人在海賊:我能獻祭萬物 全家都是大佬,唯有我是個奶媽 醫食無憂[穿越] 是不想死[網遊]+番外 輪回:達舒爾之魂 什麼?我就是天災軍團? 仙友,請留步 大唐虎贲 無絕 我用物理降妖除魔+番外 不對勁,短命王爺好像是個白切黑 在平行世界吃着炸雞 這鍋我不背+番外 我和道尊化敵為gay[劍三]+番外 狂拽王妃要和離,戰神王爺急跳腳 我在獸世當米蟲 上房揭瓦搶嫁妝,侯府嫡媳殺瘋了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學圈火爆了 絕世皇子掉落我的空間 彌天大霧+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