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淵書

無淵書>百年争戰 > 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1頁)

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1頁)

第一百八十五章曾國藩臨機斷案(5)

内閣中書李如松聽聞,忿而疏曰:教匪迷拐幼孩,繼因豐大業向官開槍,遂緻吾民殺戮洋民。洋人率性而為,殊不知吾大清子民,知衛官而不知畏夷,知效忠于國家而不知自恤罪戾。微臣以為,民意難違,不如乘此機會,盡毀在京夷館,盡戮在京夷酋,則可一勞永逸矣。

湖廣總督李鴻章協奏曰:以中國目前之力,斷難遽啟兵端,惟有委曲求全之一法;迅捕涉事兇犯,或可以平洋人之氣。

左宗棠聞曾國藩擒捕津民抵罪,歎曰:曾候相平日于夷情又少講求,何能不為所撼!彼張皇夷情,挾以為重,與嚴索抵償,重賠恤費者,獨何心欤?數年以來,空言自強,稍有變态,即不免為所震撼,洵可憂也!

宗棠歎罷,上疏曰:泰西各國與中國構釁,類皆挾持大吏以恫華民,至拂輿情,犯衆怒,則亦有所不敢。吾民群起毆殺教民,緣因法人豐大業率先槍擊吾大清命官,事端起因,咎在法國。若索民命抵償,則不宜輕為允所言,激成變亂,中國蕭薔之憂,各國豈獨無池魚之慮?

江蘇巡撫丁日昌接旨,速即啟程北上,七月二十六日,丁日昌抵津,叩拜曾國藩,道:夷事熬煎,難為滌帥也!

曾國藩道:持靜老兄,快快請起。兩江總督馬新贻校場閱射,老兄可去捧場乎?

丁日昌道:啟禀滌帥,甫接聖旨,吾即函告馬新贻,推卻校場閱射事宜。

曾國藩道:馬新贻處理安慶教案,雖屬垂眉低目、低三下四,卻亦滴水不漏。天津教案,孰是孰非,業已界定;然内閣中書李如松、陝甘總督左宗棠等皆以津民義忿,不可查拿;府縣無辜,不應訊究,此皆局外無識之浮議;稍達事宜,無不深悉其謬。

丁日昌道:啟禀滌帥,日昌以為,如此之大案,總須緝獲四五十人,分别斬絞軍流,方顯朝廷彈壓百姓之威權,藉以安撫外方。

曾國藩道:拿犯八十餘人,大多堅不肯吐,其供認可以正法者不過七八人,餘皆無供無證,将同來不免驅之就戮,既無以對百姓,又無以謝清議。然外洋強盛如故,中國此時之力何能遽與開釁!不可以百姓一朝之忿,啟國家無窮之禍。結案之方,終不外誅兇手以雪其怨,賠巨款以餍其欲。

丁日昌道:滌帥奏折中有緻疑五項,兩宮截而不發;此乃斷章取義,另有所圖。醇郡王奕譞與朝中諸清議,甚惡洋人,皆言焚教堂、擄洋貨、殺洋商、沉貨船;甚者明告百姓,凡搶劫所得,任其自分,官不過問;如洋人抗議,即虛與委蛇,以查辦為名緩之。可以想象,這朝野上下,萬重之阻力,皆由滌帥一肩抗之。

曾國藩道:皇上、皇太後皆萬乘之尊,安可為衆矢之的,此鍋必由吾背!速傳吾令,凡群毆中下手者,不論毆傷何處,均視為正兇;凡本犯無供,但得二三人指實者,即據以定案。以此辦理,正法者必衆。此不惟足對法國,亦堪遍告諸邦。事不宜遲,吾即奏請兩宮恩準。

慈禧太後接旨,歎曰:天津教案,津民反殺四十餘衆,情或有可原,然罪無可逭。就依曾國藩意,迅捕二十餘人犯,驗明正身,斬首示衆,以顯朝廷彈壓百姓之威權。

慈安太後道:如此定案,甚失民望,京津人心洶洶、氣憤填膺,垢詈之聲大作,賣國賊之徽号竟加于曾國藩,皆言曾臣和戎罪大,早死三年是完人。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汴京覓食記+番外  這反派我真是懶得攻略+番外  頂流弟弟為我生孩子(女尊)  抗戰之烽火漫天  深陷其中  八零年代回城嬌寵媳  風卷起他的碎發  晚唐,曆史有點不一樣  後我文學之枯燥的女配生活  劾鬼四門  大秦:開局至尊仙胎蠱為祖龍續命  破雲阙  小甜吻+番外  霸總他又給自己打針了[女A男O]  長生,從大明開始時空搬運  偏執反派想獨占我[快穿]  欺淩這件小事  退網野王她隻想學習+番外  魔王他被迫當聖女[西幻]  太傅他後悔了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