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和張伯樂也算一見如故,在山路上不緊不慢地走着,道路清幽,相談甚歡。
張伯樂是老江湖,做事幹練通透,能從劉封到西涼的消息加上剛才他和班辭的一番對話就能猜到麒麟王的身份,盡顯老江湖的本事。
而張伯樂對戰馬的研究,更讓劉封大為欽佩,有這樣的人在軍中,不但能發現被埋沒的良駒,更能讓馬匹各盡其用,雖然不能讓他去訓練騎兵,但時常指導一下各應軍官,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張伯樂對劉封則更感吃驚,不想名滿天下的麒麟王比傳言中的還要親和,與他交談,如同山澗清流,清冽随和,絲毫感覺不到任何壓力,更沒有上位者的做派,很符合他這個江湖人的秉性。
一路上,張伯樂挑重點告訴了劉封一些訓馬之法,雖然不一定對付天馬能派上用場,但有些技巧還是讓劉封受益匪淺,真是隔行如隔山,張伯樂人稱西域馬皇,果然絕非浪得虛名。
張伯樂自幼便是孤兒,養馬為生,浪迹江湖,連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伯樂還是他會相馬之後别人叫起來的,至于張姓,則是教他相馬術的一位異人。
因為從小放馬,十歲之時張伯樂被人帶到北地郡的馬場去放牧,在那裡碰到了改變他一生的恩人,教會了相馬、養馬之術,但直到那人死去,張伯樂也隻知道他姓張而已。
說起伯樂和相馬術,劉封慨然道:“昔年周穆王得八駿,皆西戎所産千裡寶馬,設天閑之廄以養之,又設内廄、外廄以養各地進貢之馬。到後來諸侯争霸,大國稱雄,莫不興兵耀武,廣選良馬,以服戎事。而相馬大師,此時最為諸侯所敬重,秦能一統天下,伯樂居功至偉。”
“伯樂本為天星名,主典天馬,”一說起真正的伯樂,張伯樂雙眼放光,話也多了起來,“隻因孫陽祖師在秦國與諸侯之戰中立下大功,以功績為秦穆公所信賴,封為伯樂将軍,其善相馬,并寫成《伯樂相馬經,後世所謂伯樂,便是指孫陽祖師。”
劉封微微點頭,張伯樂将孫陽稱為祖師,看來是被所有相馬者所尊,這和天下工匠尊魯班為祖師是一個道理,魯班、墨子等列入諸子百家,不知道相馬術是否列在此類之中。
中學時候劉封便學了一篇伯樂相馬的故事,後來韓愈《師說更讓伯樂為天下人所熟知,伯樂更成為善于發現、選拔、使用出色人才者。
關于真正伯樂的事迹,劉封也查閱過一些,孫陽少有大志,在原本的國家并不如意,便離開故土,曆經諸國,最後西出潼關,到達秦國。
當時秦國和西周類似,也是以畜牧業為主,多養牛馬,軍事之上,尤以騎兵為盛,故對相馬、養馬十分重視,孫陽憑借自己的本事得到秦穆公器重,不但相馬、薦馬,還随軍征戰南北,立下了汗馬功勞,因人稱其為伯樂,便封為“伯樂将軍”,可謂實至名歸。
思索之餘,卻聽張伯樂歎道:“隻可惜《伯樂相馬經不知流傳何處,若有此書,必為無價之寶呀!”
劉封笑道:“禦馬若是對此物感興趣,本王倒可托人打探,說不定能有收獲。”
“多謝殿下!”張伯樂聞言一陣激動,又重燃希望,這些遺失的典籍如果讓他自己找,無異于大海撈針,但如果劉封幫忙,那就不同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改命+番外 撩妻手劄(女尊)+番外 對家影帝竟是我愛人[穿書]+番外 (綜漫同人)當黑步遇到了武偵步時 虐文女主覺醒後總裁夫人她不當了 恃美而嬌(重生) 全能影帝的馬甲又掉了+番外 開局離婚又被炒,逆轉人生當大佬 我在選秀直播中做團寵[遊戲] 遊戲劇透曆史:我的隊友是孔明 偏偏喜歡你 從鋪兵開始橫掃天下 郭宋 開局被網暴,反手圈粉百萬 從小鎮做題家苟成大醫 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禅稱霸世界 庶妃[清穿] 狐狸今晚不吃雞+番外 我的昆明姑娘 福氣包帶着空間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