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如果項羽能答應把關中——哪怕隻是關中的一小部分給他,他要求放過關中黔首,也更名正言順一些。
可是這念頭,雖然在他來的路上,一直盤旋在他腦海中;可是到了關鍵時刻,他卻不願意說出來,總覺得哪裡不妥當。
刹那之間,他忽然想起來金子島上時與胡亥的對話。
在金子島那段悠長的時光裡,閑暇時,他曾與胡亥有過許多次談話。當然絕大多數情況,都是胡亥在說,而他在聽。
有一次胡亥說到以假趙高的頭顱騙他之事。
當時胡亥是這麼說的,“我最讨厭被人威脅。做皇帝是不能受威脅的。如果當初你好聲好氣要求我懲罰趙高,我說不定就答應你了。可是你挾軍功,威脅我,那我就很不舒服,總想跟你對着幹……”
看似與眼前之事沒什麼聯系的話,卻讓蒙鹽咽下了幾乎破口而出的話。
也讓他避免了一個重大的錯誤。
認識到他向項羽請封關中王的想法是個錯誤,是蒙鹽在飛馳回城的路上想通的。
首先,時間點不對。皇帝第三個錦囊中,要求請封的時間節點,是在項羽分封諸侯的時候。他在封地上提建議隻是順勢而為。可是現在項羽自己都還沒入關,他就冒冒然提出分封之事,實在是太不合時宜了。若是惹得項羽起了疑心,更是得不償失。
其次,若請封了關中王,此後再請封漢中、巴、蜀三郡,便是難上加難了。恐怕毀壞了陛下的大計。
可見他不該私自提前開啟錦囊,險些誤了大事。
陛下既然能洞見天下形勢,自然也能料到他過早看了錦囊内容會有什麼舉動。
而事實上,胡亥隻是受了戲文的影響,說起來都是“三隻錦囊”,少有來個“兩隻錦囊”或“五隻錦囊”的。
想到此處,蒙鹽有點洩氣。可是轉瞬,他又想,可是陛下還是漏算了一樣——如果他此時再背叛大秦呢?陛下再也沒有節制他的辦法了。所以,陛下的計劃看似周全,最後還是要靠他的選擇來決定勝負。
蒙鹽才滿意了些,可是轉念一想——難道他還能背叛大秦嗎?在見過了大嫂的淚水,看過了馮伯父的憂愁,擔心着迫在眉睫的故土之禍之後——他難道還能再背叛自己的祖國嗎?
當初想要在淮水溺亡胡亥的他,一心隻想複仇,根本想都想不到會有這樣慘烈的後果。也許會有後果,可是那些跟複仇比起來,都太渺遠了。隻有遮在他眼前的複仇,是真切的。
但是現在不同,他切實感受到了,如果他反叛,那麼會有怎樣的惡果。
蒙鹽長歎一聲,終于死心——陛下是算準了,已經套牢了他。
蒙鹽連夜趕回鹹陽,将情況告知馮去疾,當即開始疏散鹹陽城中黔首。
好在此事早在半月前已經在操練,城中黔首都行動迅速,背上家中時刻準備着的行囊,裡面裝着簡單的衣物幹糧,連夜結隊往城郊鄉間散去。
大軍過去,城中是被洗劫的重點,而鄉間村落,如果不是正好在行軍路線上,反倒可以逃過一劫。
至次日午時,鹹陽城中黔首十之八九都躲避到了鄉間。還留在城中的,要麼是老人傷者病人,要麼就是舍不得家業,要麼就是族中留一二人守着。
項羽大軍準時入城,将偌大的鹹陽城洗劫一空。
項羽親自點燃了秦宮廊柱——熊熊大火沖天而起,秦國六世以來鑄就的基業,毀于一炬。
大火直燒了三個月,諸侯士卒的腰間都鼓脹起來,鹹陽城中幾乎看不到黔首出沒。
史書上寫,項羽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有人因此嘲諷楚人是“沐猴而冠”,惹得項羽大怒,把他給烹殺了。
其實這很可以當笑話聽聽。
項羽的士卒基本都是東邊來的,在鹹陽城中劫掠倒是歡快,可是時日久了,總是思鄉的。更何況劫掠來的物資珠寶,不也惦記着給家人嗎?
劉邦想要王關中,是他兵力不足,知道自己沒法控制中原。
可是項羽兵多将廣,士卒起于江東,又不打算再征戰天下,當然就準備在東邊給自己劃下好大的封地,去做霸王了。
封王的消息一出,項羽手下十八路諸侯都蠢蠢欲動起來。
蒙鹽隻盯着胡亥交待的三郡——他已經把錦囊銷毀,可是卻能背過絹布上的話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魔 王 六零年代白眼狼 九零俏佳人 戎先生的失戀日記【CP完結+番外】 皇帝難為+番外 從鬥羅開始的全職英靈 當劍橋博士穿成職高生+番外 獨臂将軍的小公主 就我沒有金手指+番外 百度西遊 穿越:史上最強太子爺 嫡子難為+番外 鬥破:開局綁定蕭薰兒,十倍反饋 我的三夫哥哥 神仙日子+番外 明日方舟:開局被兔耳娘撿回家 開荒妖獸世界 你也有今天+番外 論祭司大人的求生欲 巧言令色+番外